大会听取了上海市医药卫生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筹备工作说明,审议通过了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上海市医药卫生青年联合会工作细则修改的意见,选举吴韬同志为第二届市医药卫生青联主席、付晨等 9 名同志为副主席;选举王丹茹等 47 名同志为第二届市医药卫生青联常委;表决通过沙丽娜同志为秘书长。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特别邀请到了中科院陈凯先院士、黄荷凤院士到场见证,并受聘为市医药卫生青联顾问。
上海市医药卫生青年联合会自正式成立以来,广泛团结凝聚医药卫生界有代表性、有影响力、有共同志向的优秀青年,强化思想引领,努力构筑委员发展新平台,广泛开展各类公益活动,体现医卫青年新作为。在“四进八送”、“健康面对面”等品牌活动中,医卫青联先后向 5000 余个家庭赠送小药箱和健康书籍,为群众现场义诊近万人次,发放帮扶资金 50 万元,为新时代培养医卫人才、凝聚青年力量、打造上海健康城市作出了贡献。
目前,上海市卫生计生行业总人数 21.72 万,其中 35 周岁以下青年占 44.53%,40 周岁以下青年占 58.75%,即 12.76 万。这些青年都是医疗改革的主力军,是推进健康中国、健康上海建设的排头兵。而市医药卫生青联的委员更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是青年的杰出代表。
此次新成立的上海市医药卫生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共 241 人,平均年龄 36.73 岁,超过 90% 的委员候选人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委员候选人占比达 65%。医疗方面不仅覆盖全市所有三甲医院,同时吸收社区医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一线工作者,岗位包含医疗管理、专业医师、基础科研、护理、药剂、医疗器械等。除了医疗方面,还吸纳了中科院、医药行业全球500强以及细胞工程、生物基因、互联网 、人工智能等高精尖独角兽企业,基本做到了行业监管、医疗科研、企业园区、媒体等全覆盖。
面对机遇与挑战,医卫青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把握青年发展需求和组织发展规律,一方面下大力气培育工作新载体,通过举办专业论坛及大型综合论坛,建立常态化学习,拓宽交流联系面,推选优秀人才,提升委员获得感。另一方面积极响应新时代要求,引领青年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助力精准扶贫,组织带领医疗专家和医药企业走出上海,通过技术支持、设备药品捐助等形式,为对口支援的地区提供有效帮助;继续推进上海青年医学专家“四进八送”志愿服务系列行动及延伸项目“医路青春”中医养生服务系列活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进一步打造特色工作品牌。同时,医卫青联还将深入推进从严治会,把好委员的“入口关”、“履职关”、“考核关”,努力建立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以市民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为上海打响“四个品牌”、建设“五个中心”发挥积极作用。
市卫计委党委副书记郑锦向团市委的关心、指导和帮助表示感谢,向全体委员以及奋战在上海医疗、卫生、健康等领域的广大青年人才表达真挚谢意。她希望,今后,市医药卫生青联要加强思想引领,以共同理想凝聚医卫青年,在服务大局上展现新作为,联系广大青年,为人才培育搭建新舞台,不断完善发现、培养、举荐、宣传青年人才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好医卫青联在人才、智力、代表性和影响力上的独特优势,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健康中国、健康上海建设的良好氛围。
团市委书记、市青联名誉主席王宇对第二届医卫青联委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在筹备过程中,为大会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各有关单位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医卫青联要明确目标,聚合赋能。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激发深化医改的动力和活力,引领、激励行业更多青年,主动投身国家战略。医卫青联要提升格局,引领行业。青联委员不仅要专注于自身岗位,也要积极参与上海健康事业发展,更必须围绕国家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有医卫工作特色的、有推广借鉴意义的扶贫模式。医卫青联要融入情怀,深化改革。要在聚才、育才、荐才上下功夫,不断将更广泛的优秀青年人才吸引进来,收获更多成长。同时,落实从严治会,提升动员力、战斗力和传播力,在新时期上海改革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做出卓越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总裁钱琎,团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刘伟,市人社局副局长郑树忠,市卫计委副主任衣承东,市食药监局副局长肖泽萍,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冯运,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所长姜标,伽蓝集团执行总裁刘玉亮等也出席了会议。近250名医卫行业领域的青年人才共同参加此次大会。